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指南

三部门:坚决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全力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05 20:02:32   发布者:酒肉兄弟网

以比特幣來說,可以想像我們都擁有一本帳本,上面記載著自比特幣創鏈以來,全世界的所有比特幣交易。

在強勢且常常互相勾結的政府與企業面前,個體往往體會到深刻的無力感。而近日在江蘇濱海縣,更是出現了名為「尋找身邊躺平者」的活動,經過「群眾推選、單位評議和組織評定」,對選出的「躺平者」進行集中誡勉談話,並要求他們作深刻書面檢討。

三部门:坚决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全力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Photo Credit: 央視農業bilibili影片截圖 央視讚揚二舅「不選擇躺平」的精神。相比起來,自己的「996」、被裁員又算得了什麼呢?在與二舅的比較當中,他們獲得了應對自身問題的力量。他們不認為自己有挑戰和改變規則的任何可能性,因此唯一的選擇便是遵循規則,即便滿身疲憊,即便遭遇不公正的對待,也要繼續全情投入。」 如果二舅代表了「民族精神」的高點,那麼根據作者的敍述,這樣的精神大概有兩個重點。」報告中呈現的數據稱,1990-2005年間出生的青年網民中,反對「躺平」的比例從 2010-2016年間的45.0%上升為2017-2021年間的74.1%。

文:方可成 7月下旬,由曾經的中學老師、現在的科普類內容創作者「衣戈猜想」(真名唐浩)發布在Bilibili(B站)的影片「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這位編輯説,從後台的一些留言互動來看,這些焦急等待「夜讀」內容的人,很可能是在城市裡打工的年輕人因此才會出現以上與多數對中分析家大相逕庭的結論。

中國的反應則一如往常表示堅決反對,但連當時的胡錫進等人也沒提到會以解放軍的軍機伴飛等恫嚇。拜登總統說美國軍方不認為裴洛西訪台之舉是合適的,不少智庫學者也撰文指出裴洛西議長此舉只會增加台海緊張,瞬間裴洛西的舉措被認為是可能帶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災難性訪問。但本質上裴洛西訪台就只是將她在4月未完成的承諾完成,而時點也只能是利用8月初國會休會期出訪,裴洛西的做法就是將台灣放在其亞洲行之中。前者更多與美國內部的爭論有關,後者牽涉到對中國高層權鬥與勢力消長的政治判斷。

或者是習近平的統治基礎已經大幅弱化,因此會使習傾向鋌而走險,或是習無法抵擋政敵的問責而必須採取極端措施。等到中國如這些外媒的「期待」開始反應後,說話也越趨凶狠,一副以裴洛西訪台就代表台海要開戰的味道。

三部门:坚决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全力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這些分析都與台海和戰的判斷有關,而隨著習近平在二十大連三任的日期日益趨近,二十大後台海的狀態的辯論也更白熱化。文:賴怡忠 從裴洛西議長此時是否合適訪台的爭論談起 千呼萬喚下,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已經落地展開訪台行程。因此這個訪台行程只會帶來台海緊張與美中關係的惡化。有人說裴洛西應該等到中共二十大後再訪台,因為習近平屆時就沒有那樣可能會逼其出手的政治壓力。

延續這個邏輯,開始出現新版的「雙重嚇阻」(1950年代艾森豪的「雙重嚇阻」策略是阻止中國侵犯台灣,也阻止台灣反攻大陸)。這是當時放話給《金融時報》的那位仁兄始料未及的吧。嚴重傷害美國的政治信用。這表示裴洛西為了中共二十大而延遲其訪台到10月的後果,可能比現在訪台會更嚴重。

但如果採取這個建議,豈不意味著美國議長訪台必須先遷就中共的政治議程,而不是裴洛西與台灣到底方不方便。基本上這個認知是認為台灣的民主化以及隨之出現的脫一中化,是導致現狀出現變化的主因。

三部门:坚决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全力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這個主張與前者完全矛盾,唯一有可能者,是習近平的統治基礎與政治統治力已經大幅削弱,導致其連三任的問題很多。這是對中分析家多會同意的論點。

意即認為台灣更需為改變現狀負責任,中國則因為其軍事作為是防衛性的,因此責任相對較輕。過去的判斷共識是,因為習近平為了確保連三任,所以無意在二十大前於台海開戰,因為這只是徒增事端增加習近平連任的變數。因此無法抵擋政敵利用這個議題的責難,而迫使他必須對台動武。有趣的是,在中國還沒對裴洛西可能訪台一事做出評論前,美國的媒體討論就開始瘋狂假設中國可能的因應,多強調中國不可能坐視不理,主動開始幫中國設想其可能的對應劇本,好像不驚濤駭浪都不行。不知道出延遲訪台主意的「專家」們,會如何應對這幾點質疑? 而從近幾個禮拜的討論,可以看到反對裴洛西訪台的主要理由,在於主張現在是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習近平為了確保連任勢必對任何外在壓力十分敏感,也因容易受到攻擊而必須有重量回應。從另一個角度看,習近平何時會因美國的政治議程而改變自己的施政作為與順序的? 此外,裴洛西如果訪台是在10月中共結束二十大後,以目前習近平極可能「于右任」的狀況,裴洛西屆時訪台就相當於美國給剛正式展開習三任的一個「見面禮」。

因此要嘛是有人故意誇大中方的反應,目的是不希望裴洛西來台一事會影響美中關係的可能發展。搞到變成裴洛西如果不去台灣就是向中國屈服,而中國如果不對此反應就是孬種一枚

後來發現,自己還是必須親自整理資料,因為交給工讀生可整理,有些細節可能會被忽略,如此一來便無法突顯重點。Photo Credit: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趙元彬攝 姚惠珍娓娓道來完成「假公益真投資」調查報導的三部曲 《信託法》規範不明導致弊端叢生 調查過程中姚惠珍也發現,王雪紅的公益信託宛如控股公司,一步步地把王雪紅的財產歸化,省下稅後再利用投資公司成立轉投資公司,花90億透過多層次控股入主TVBS,問題這就來了,怎麼可以用公益信託的錢吃下TVBS?但王雪紅一方卻指出,他們是透過下一層的投資公司的轉投資公司去買TVBS,目前沒有法律可管。

2009年到2014年,王雪紅每三年就做一次公益,換句話說,她成立公益信託可以省下12億的稅,但她六年來卻只做兩次。姚惠珍又舉公益信託林堉璘基金的財報為例,其揭露的財報資訊發現,林堉璘所屬的財團,與王雪紅公益信託模式如出一轍,透過層層轉投資,最後吃下中嘉多媒體集團。

Calvin說,在初期討論的過程,團隊成員完全沒有概念,只能先將資料蒐集繪製成圖表,若以傳統的報導方式呈現,文字堆砌出來的報導艱澀難懂,為了達到修法倡議的效果,將複雜數據用簡易的視覺化圖表觸及一般讀者,最後選擇以多媒體網頁方式呈現報導。姚惠珍說,因為《信託法》的規範不明,才導致這些弊端叢生,而且始終無法回答的問題是,到底所有的公益信託,包括五大財團、十大公益信託組織做了多少公益?2018到2021年,《信託法》修法已經有相關草案,但立法院都沒有審議,簡單來說,就是毫無進展。經過姚惠珍深入了解,這部分卻沒有違法,法律沒有條文規範,《信託法》僅規定不可以連續三年不做公益,至於公益信託該做多少公益、該做什麼樣的公益、是否能投資,都沒有實質規定。後期考量到要觸及更多人,達到倡議修法的目標,團隊也透過影片方式,以更精簡的方式讓更多人知悉報導內容。

這些公益團體的相關資料,都在訴訟狀裡一一呈現,換句話說,王雪紅不小心揭露了自身底,如果不對姚惠珍提告,這部分就無法完整呈現。姚惠珍又發現,原來王雪紅當時買下TVBS,當時所有媒體都報導說他後面的老闆都是這些公益信託和財團法人基金會。

在網站建置工程方面,一開始Calvin及團隊其他工程師繪製了許多版本的圖表,並將艱澀的財經用語,轉化成一般民眾淺顯易懂的詞彙,Calvin舉例,在文字報導中提到「公益信託控股化」,一般人或許不懂控股化代表的涵義,因此團隊將其轉化成「假公益真投資」,如此一來,一般讀者便能明白公益信託控股化的意思。Calvin說,影片中的動畫,花了更多的精力去修改動畫、文字,確保影片的易讀性。

將複雜文字數據視覺化成圖表,觸及讀者達成倡議修法目標 工程師記者Calvin接著分享如何將姚惠珍整理出來的文字報導視覺化。Photo Credit: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趙元彬攝 工程師記者Calvin說明「公益信託大騙局」網頁設計的始末 網站原形Prototype建置出來之後,Calvin及團隊成員參考國外各大媒體的網站, Calvin說,建置過程中考慮到讀者的易讀性,綜合讀者的意見,修改資料圖表的呈現方式,最後經過四次的改版才完成最終呈現方式。

姚惠珍當時離開《風傳媒》成為一名獨立記者,想把過去10年來跑財團的資歷跟所見所聞寫成一本書,書中有很多章節主要是在討論有關於台塑集團的交棒佈局,其中有一個章節提到他們的公益信託。這個網站是從幾萬字裡面,花一整年的時間用簡單易懂和圖像式的方式呈現,背後有很多人的幫助,如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文:邱祐慶 這一年以來,新聞與事實查核領域經歷重大事件,2022年的調查報導與事實查核工作坊,卓越新聞獎基金會邀請獨立記者姚惠珍與她的夥伴、工程師記者Calvin一同分享,姚惠珍多年以來一路追查公益信託「假公益真投資」的真相,在此次工作坊中,她分享調查報導三部曲。她說,團隊有比照《紐約時報》的互動方式做呈現,但必須解決兩件事,第一是必須拿到五大財團、十大公益組織成立以來的所有財報,第二是要把它圖像視覺化,這個牽涉到建檔和文字稿,然後設計成互動式新聞。

公益信託,需要大家的參與和關心 姚惠珍補充,倡議修法階段現在有多達4000人連署「公益信託修法」,她希望有更多人連署可以推動修法,但令人難過的是,她遇到一位立法委員,還是不知道公益信託是哪個單位在管,姚惠珍認為,這個議題在立法院還是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需要更多人站出來在網站建置工程方面,一開始Calvin及團隊其他工程師繪製了許多版本的圖表,並將艱澀的財經用語,轉化成一般民眾淺顯易懂的詞彙,Calvin舉例,在文字報導中提到「公益信託控股化」,一般人或許不懂控股化代表的涵義,因此團隊將其轉化成「假公益真投資」,如此一來,一般讀者便能明白公益信託控股化的意思。

姚惠珍說,因為《信託法》的規範不明,才導致這些弊端叢生,而且始終無法回答的問題是,到底所有的公益信託,包括五大財團、十大公益信託組織做了多少公益?2018到2021年,《信託法》修法已經有相關草案,但立法院都沒有審議,簡單來說,就是毫無進展。她說,團隊有比照《紐約時報》的互動方式做呈現,但必須解決兩件事,第一是必須拿到五大財團、十大公益組織成立以來的所有財報,第二是要把它圖像視覺化,這個牽涉到建檔和文字稿,然後設計成互動式新聞。

Photo Credit: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趙元彬攝 姚惠珍娓娓道來完成「假公益真投資」調查報導的三部曲 《信託法》規範不明導致弊端叢生 調查過程中姚惠珍也發現,王雪紅的公益信託宛如控股公司,一步步地把王雪紅的財產歸化,省下稅後再利用投資公司成立轉投資公司,花90億透過多層次控股入主TVBS,問題這就來了,怎麼可以用公益信託的錢吃下TVBS?但王雪紅一方卻指出,他們是透過下一層的投資公司的轉投資公司去買TVBS,目前沒有法律可管。Calvin說,在初期討論的過程,團隊成員完全沒有概念,只能先將資料蒐集繪製成圖表,若以傳統的報導方式呈現,文字堆砌出來的報導艱澀難懂,為了達到修法倡議的效果,將複雜數據用簡易的視覺化圖表觸及一般讀者,最後選擇以多媒體網頁方式呈現報導。

Tags:

推荐文章